文物征集小组赴浏阳征集烈士遗物并进行口述史访谈

 文章来源:湖南党史陈列馆 作者: 时间:2020-12-09 16:26:21

  12月2日,湖南党史陈列馆文物征集小组前往浏阳市北盛镇革命伉俪田波扬、陈昌甫烈士家中开展征集工作,并进行口述史访谈。

潘定术先生、征集小组与烈士后代的合影

  征集小组先来到了田波扬、陈昌甫烈士故居,见到了两位革命先辈的儿媳及孙辈——龙素伟奶奶、田启吾伯伯和田定源伯伯。三位烈士后代十分热情地带着我们一同参观了故居,文物征集小组向龙奶奶简单介绍了党史馆基本情况。

文物征集小组向龙奶奶介绍党史馆基本陈列

田波扬、陈昌甫烈士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存根》

  当问到是否能给我们讲讲两位烈士的故事时,龙奶奶欣然答应,她说:“两位烈士牺牲时,我还并没有嫁到田家,但随田波扬养母生活过几年,也请教过很多人。当时,田波扬、陈昌甫结婚并没有隆重的仪式,陈昌甫家里只有个箱子作为唯一的嫁妆。箱子一路随着两位烈士求学、干革命,直到我的小儿子上学时都仍然在使用。”听到这,我们便请求龙奶奶带我们看看这个承载故事的箱子。箱子的外皮和内里已经严重分离,龙素伟奶奶看着破损不堪的箱子,只拍了拍自己的心口说道:“这幢房子百年历史了,以前要拆,我坚决不同意,是两位烈士的精神支撑着我。”随后,田定源伯伯代表他们一家将这件珍贵的烈士遗物捐赠给了我馆。

龙素伟奶奶正在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

  交谈中,田定源伯伯告诉我们村子里还有一户家中有5名烈士的赵姓家庭,通过田伯伯的热情联络,征集小组于当日下午前往赵自再爷爷家中进行拜访。赵爷爷对我们的来访表示非常高兴,为我们讲述了家中5位烈士及自己的故事,为党史馆带来了珍贵的口述史资料。

赵自再爷爷手写的烈士情况

赵自再爷爷与妻子的合影

  在田波扬、陈昌甫烈士故居的院里,有一棵由两位革命烈士结婚时亲手栽种的老桂花树,枯萎的老树重新开枝散叶,烈士们的后辈一代一代长大成人继续奋斗,便是这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烈士精神最生生不息的传承。

  此次征集的圆满完成,得益于潘心元烈士之孙潘定术先生的大力支持。潘、田两家是世交,潘先生对两家历史颇有研究,为征集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党史馆通过慰问、走访、访谈等形式,探索纪念馆与烈士家属的良好互动模式,并且积极回应烈士家属精神需求,也期待更多烈士家属参与到我馆文物征集事业中来,共同推动党史馆建设发展,弘扬烈士精神。诚挚欢迎社会各界提供线索,支持湖南党史陈列馆的革命文物征集工作!

  附:田波扬、陈昌甫烈士简介

  田波扬,1904年3月出生,湖南浏阳人。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长沙湘区团委学委委员、湖南省学联总务委员、全国学联常务委员,参与领导和组织湖南及长沙等地的学生运动。1926年3月回到长沙,组织工农群众和青年学生支援北伐战争。1926年6月起,田波扬先后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宣传部长、团省委书记。

  陈昌甫,女,1905年6月出生,湖南浏阳人。1921年与田波扬结婚。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湖南省委联络员,协助田波扬工作。他们夫妇被誉为“生活的亲密伴侣,工作的革命同志,斗争的真挚战友”。

  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叛变革命,制造了“马日事变”,湖南陷入白色恐怖中。为反抗国民党新军阀的大屠杀,田波扬不顾个人安危,在党的五大结束后即从武汉返回长沙,组织开展反抗斗争。5月30日晚,田波扬、陈昌甫夫妇被捕,6月6日凌晨,田波扬、陈昌甫夫妇壮烈牺牲,田波扬牺牲时年仅23岁,陈昌甫牺牲时年仅22岁,且怀有身孕。

湖南党史陈列馆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0018947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3号 电话:0731— 88349808
公安部联网备案号-43012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