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馆文物征集小组赴平江开展文物征集

 文章来源:湖南党史陈列馆 作者: 时间:2020-08-14 16:33:15

  8月14日,党史馆馆长朱习文带领文物征集小组一行5人,来到岳阳平江县三阳乡平源村,拜访钟伟少将家属,并进行少将遗物征集工作。下午,拜访了红色收藏家苏东明并商讨文物捐赠事宜,参观了中共平江县委旧址及毛简青故居、喻杰故居旧址,并征集喻杰生前用过的物品。

钟伟少将长媳李琼英(右二)、孙女钟水霞(左三)与朱习文、陈艳等同志座谈

  在钟伟少将孙女钟水霞女士的带领下,党史馆征集小组来到钟伟少将孙子钟社生的家中,看望快90岁的钟伟少将长媳李琼英老人。

  见到李琼英老人,馆长朱习文亲切地问候:“钟伟少将严于律己、廉洁无私,留下了好家风,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我们很感动,特地来看望您!”

  “我爷爷的头顶是平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交谈中,钟水霞女士谈起了对爷爷的印象。稍后,她给出了答案:“因为他脑袋顶被弹片削去了一块,爷爷说,他身上有53处伤疤,手上、脚上都被子弹打穿过。”钟水霞女士和众人分享了少将的故事,又拿出珍藏多年的家庭相册和将军遗物,其中就有少将生前用过的一口军用物资箱。

钟伟少将留给子孙的军用物资箱

  “爷爷一生清廉,他没有什么遗产留给我们,就给后人留了这口箱子,还留下了一些旧衣物。”钟社生说着说着,从家里找出了一件珍藏几十年的军大衣。他回忆到:“1978年下半年我参了军,在东北当了4年铁道兵,在部队当过班长,立过三等功,8次嘉奖。领导喜欢我,想把我留在部队。我激动地写信告诉了爷爷。不料,爷爷竟给我们部队领导写了一封信,说‘锄头扽得稳,作田是根本。你们不要搞特殊,让他回家自己努力’,团里只好安排我复员了。后来我们部队集体转业,就我回农村种地。”钟社生还将爷爷留给他的军大衣捐给了党史馆。

钟社生向党史馆捐赠钟伟少将生前穿过的军大衣

钟伟少将生前写下的遗嘱

  钟伟将军在自己的遗嘱中写道:“亲爱的党,我死后不必给我补发什么薪金,因为儿子们都能生活了,我自己也未欠任何账目;我的电视机与冰箱都作为党费上交给党,不要给我举行追悼会和灵前告别,把我的骨灰撒在平江天岳书院,我们起义的地方。”将军内心始终恪守着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不占便宜,不捞好处,不给政府和他人添麻烦。

钟伟少将写给子孙的家规家训被装裱后张贴在墙上

  紧接着,朱习文一行又参观了中共平江县委旧址及毛简青故居。中共平江县委旧址管理处主任胡军为我们讲述了平江的革命史,他动情地说到,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平江有20多万儿女壮烈牺牲,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有2万多人,先后走出了64位共和国将军。

中共平江县委旧址

平江县委旧址管理处主任胡军向朱习文、陈艳同志讲解

毛简青烈士旧居

  下午,朱习文一行又匆匆赶往约50公里外的加义镇丽江村。

  北罗宵山峰巍峨壮秀,途经丽江电站,大坝上有喻杰同志生前的亲自题字:“本坝目的和任务:拦砂、截水、发电、灌田、滞洪。”

  喻杰同志1902年3月生,193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长、国家粮食部副部长、商业部副部长、中央监委驻财政部监察组长。1970年他主动退出领导岗位,毅然带着孩子回到老家平江。他带领老家群众植树造林,兴办小水电、绿化荒山、建设家乡,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1989年他逝世,死后留下的遗物仅有800元钱。王震称他是“人民公仆风范”,李先念称他是“老干部的楷模”。《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分别以大幅版面刊登报道喻杰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

喻杰故居旧址外景

喻杰同志退休后办公用的书房

喻杰故居旧址展览一角

  在喻杰故居旧址,朱习文一行见到了喻杰曾孙喻群益先生。展厅里,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全面反映了喻杰同志从政清廉、不谋私利、功成身退、造福桑梓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副馆长陈艳的热切邀请下,喻群益先生录制了口述史视频,深情讲述曾爷爷的故事,还慷慨捐赠了6件(套)珍贵的喻杰同志遗物。

喻杰之曾孙喻群益录制口述史视频并捐赠

  返程路上,馆长朱习文指示:党史馆要以对党的赤子情怀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将这些凝聚着英雄模范精神的实物收藏好、保护好,要进一步弘扬革命先辈精神,汲取力量,传承优良家风,弘扬公仆风范,把实物背后故事挖掘好、宣传好!

文物征集小组同喻杰曾孙喻群益(中)的合影

湖南党史陈列馆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0018947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3号 电话:0731— 88349808
公安部联网备案号-43012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