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博物馆文创:激情遭遇体制性头疼
文章来源:东方洪 文博圈 作者: 时间:2016-12-29 11:06:582016年,博物馆的文创激情,被政府一连串的组合拳,彻底点燃。
国务院、国家文物局及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措施,给博物馆松绑,让市场发力。鼓励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大力发展文创产业,积极探索文物活起来的有效途径。
3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进一步调动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发创意产品的积极性,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5月
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召开支持促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座谈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旨在拓展文化文物单位职能,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
6月
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推进会在武汉召开,“让文物活起来——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联展”同期举办。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要求各博物馆用好用足中央政策,抓好九项任务落实。他还表示,将把文创产品开发作为日后博物馆评价体系的标准之一。
9月
第七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成都隆重举办,264家博物馆参展。博博会上,文创产品争奇斗艳,成为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焦点。
10月
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划出税收、奖励等具体道道,明确指出:在净收入中提取最高不超过50%的比例用于对在开发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
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京开幕,展会特别设立了博物馆长廊展区,相关部门签署了《京津冀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11月
92家博物馆成为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旨在鼓励试点单位在开发模式、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建立起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良性机制。
12月
第二届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及版权交易博览会在广州举办,博览会以“文博创意·版权交易·品牌授权”为主题,策划安排有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保护利用高峰论坛、全国文博创意产品精品展览、文创运营管理暨版权授权培训班等活动。
五部委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将文物资源信息开放、信息内容挖掘创新、信息产品提供等纳入文博单位评估定级标准和绩效考核范围;再次明确,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取得的收入,纳入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可用于文创开发和绩效奖励。
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刘玉珠在部署2017年工作时讲到,要着力拓展让文物活起来的途径,鼓励支持各方力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政策办法,鼓励博物馆开展文创产业,为当地文化发展增砖添瓦。
面对种种利好,博物馆积极性空前高涨,各个磨拳檫掌,激情飞扬。
动作快的,线上线下,合纵连横,产业链雏形显现。
反应慢的,左顾右盼,亦步亦趋,小成绩还是有的。
然而,当激情遇到市场,博物馆们就开始体制性头疼。
近日,《中国文物报》介绍了山西博物院、内蒙博物院和伪满皇宫博物院的文创情况。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依然面临诸多共性问题。
而这些问题,单靠博物馆自身,甚至文物主管部门,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多年体制的熏陶,使得博物馆先天缺乏市场基因,很多博物馆人甚至极度排斥市场、经营等提法,更不要说让他闯市场了。
明明是文化人,现在,突然让他做商人......
哦哦,容我先喝二两酒,转换角色,总得给点时间吧。
试着想象一下,如果博物馆文创像企业一样独立核算,那么,收入减去研发成本,减去生产成本,减去销售成本,减去税务成本,减去场地租金,减去人员工资.......
此时,我们只能说,博物馆文创,道路曲折,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