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困惑•思考•创新:“纪念馆体制与管理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选登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作者: 时间:2016-11-02 15:52:20在2016年10月31日于徐州举行的“纪念馆体制与管理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淮海战役纪念馆等五家场馆的馆长、专家,从多个方面对文博场馆的管理运行创新进行了阐释,体现了纪念馆工作者对博物馆、纪念馆运行的最新的深刻的思考,有些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确立发展目标,让全体干部职工明确发展方向和标准,解决“要干什么工作?”“围绕什么中心开展工作?”等思想问题,凝聚推动发展的思想力量。在任务指标、考核标准、评议细则中全面树立“实干”的标尺,促进干部职工围绕目标主动思考开展工作、完成目标的方法,解决“要怎么干工作?”“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开展工作”等思想问题,激发主动思考主动作为的精神状态,鼓足干事创业的干劲。实施分类管理,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讲解员、外包服务人员推行差异化的管理和考核方法,以承担重点工作量、工作完成质量和创新程度分别制定考核标准,不搞“一把标尺一刀切”,不搞“以票评议”的简单民主,真正用分门别类、符合实际的业务标准考核人员,达到锻炼队伍、提高素质的实效。
从博物馆自身来讲,其本身就是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性文化教育机构,与教育部门的教学功能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并相得益彰。因此,博物馆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不断拓展博物馆教育的基础。每个博物馆都应建成广大青少年、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乡土知识教育的基地,为使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更直接地贴近青少年学生,博物馆和纪念馆应主动与所在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及广大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建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计划性。要将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纳入大学教育。不仅将其纳入诸如文史哲、文博考古、艺术等相关专业必修课中,而且要纳入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相关的公共课教育之中,确保每位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系统参观过一次综合性博物馆、纪念馆。把博物馆纳入中小学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每位学生每年至少参观一次博物馆或纪念馆。同时,也应把博物馆教育纳入党团教育活动之中,由党、团组织定期组织相关的参观活动,通过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回顾,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开始迅速淘汰各种非专业的服务,迫使各类生产服务部门不断地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质量,这意味着“全能部门”、“全能单位”逐渐成为历史。在非专业的领域进行竞争,不仅质量上无法取胜,同时也将增加更多的投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纪念馆普遍存在后勤服务人员队伍庞大、组织机构臃肿、管理费用过高的现象。大量重复性的辅助工作占用了较多的资源,而作为纪念馆核心业务的宣传教育、保护收藏、科学研究等工作并未得到充分的支持。与此同时,社会服务业已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壮大,市场交易方式得到了确立,价格作为市场信号准确地反映着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面对外部日益成熟和发达的服务业供给市场,纪念馆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相应服务变得非常容易,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因此,后勤服务外包成为纪念馆事业转型发展必需的手段与途径。财政资金使用单位能否“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是财政支出效益衡量的直观标准。后勤服务外包进入纪念馆事业之后,使这一标准的实现成为可能。安全保卫、清洁卫生、设备维修、绿化保养等辅助性工作都可以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办理。
以往中层干部的选拔长期以来都是实行馆长提拔任命制,在讲究学历和能力的同时,也存在着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现象。而且一旦提拔至中层岗位,除非犯重大错误或刑事责任,一般不会再调整下来。因此,造成中层干部队伍日趋老化,缺乏梯队建设,中层干部普遍缺乏干劲和冲劲,混日子现象比较严重,有能力的年轻人没有冒头的机会和上升空间,打压了年轻人的积极性。为了打破沉闷拖沓的工作作风,促进事业更上一层楼,就要实行干部能上能下的任用机制,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发挥有能力肯担当的风气,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强化“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的观念,对工作平平、毫无起色的干部进行岗位调整,对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干部,请其让贤,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位置、干成事的有舞台,平庸的没市场、浮躁的受冷落、腐败的受惩处,彻底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干部使用模式,使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成为一种常态。
推进“文化+互联网”战略,加快“数字红岩”建设,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让红岩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更加有效快捷地融入群众生活,提升红岩精神的现代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实施科技部项目——“红岩文化展演与传播技术集成与示范”为抓手,全力打造“数字红岩”。实施数字化保护,加快建立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文物遗址保护体系,全面启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建设文物修复实验室。探索数字化展示,打造数字化展览、展厅和网上虚拟博物馆,设置数字化互动项目;加快建设红岩时空隧道体验区,探索建设高清多媒体数字影厅。打造数字化服务,深化“中国红村网”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智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云服务平台”;优化升级语音导览系统,提升景区wifi覆盖面和畅通率,提供便捷优质的自助讲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