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 自省 自警 自励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11 16:19:26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纪检监察队伍是一支可以信赖的、有战斗力的好队伍。”我们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规范言行,严以律己,使我们这支队伍中有更多的“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分子”,更多的“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坚强卫士”,以利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自 重

  纪检监察机关是专门的党政监督机关,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任务;纪检监察工作是原则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职能;纪检监察工作者是肩负特殊使命的政治工作者,必须象包拯那样,具有公正无私、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敢于碰硬的品格和斗争精神。特殊的使命,特殊的要求,决定我们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要特别自重,自尊。

  其次,要经常努力学习,加强修养。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古人又言,“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当今,最根本的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有了理论上的坚定,才有政治上的坚定,因为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同时,要学习实践知识,把知识变成卓见,把卓见变成智慧。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增强思想道德的“内约”能力,不断完善自我,从心灵深处解决“敢为”与“不敢违”的问题。这样,才能象松树那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成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才能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力行“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的诫训。唐伯虎,贫病交加,“不使人间造孽钱”,人格不凡;朱自清,饥寒交迫,不受“救饥粮”,国格崇高。

  再次,要防微杜渐,拒腐防变。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担负的任务特殊,面对的情况复杂,时刻面临金钱诱惑,美色勾引,人情风侵袭,若不高度警觉,防微杜渐,那将从口腹之乐开始,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到精神之乐,声色犬马,玩斗嫖赌;再到玩物丧志,人性异变,病狂肆虐。一旦沉沦到此地步,不管原来是高官厚禄者还是赫赫有名的,是英雄模范还是艺术名流,都将身败名裂,为民唾弃;更有甚者,败坏了党风、民风,危害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要铭记且身体力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诚然,“香风”难堵“微”难防,杜“渐”更不易,但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证明,它是可防的,可抵御的。一位领导同志说:“人非神仙圣贤,在物欲面前毫不动心是不容易的,但是严以律己、防微杜渐,却是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此话入情入理。真正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人不在于没有欲望,而在于能够正确对待,战胜邪欲,真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干事,清清白白地为“官”。

  自 省

  古人倡导“慎独”,“吾日三省吾身”。当今,做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尤应“慎独”,“慎微”,“三省吾身”:人生观偏位乎?勤政廉政乎?取信于民乎?要在自己灵魂中开设“法庭”。

  唐太宗以“三镜”自照,足见其自省精神。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三镜”之中,“以人为镜”更为可鉴,照之,察之,省之,可促人自明,知过改过,还能防过?纵观古今,商纣王、严嵩、吴三桂、刘子善、王宝森、蒋艳萍等等,凡贪财迷色者,哪一个不身败名裂,成为人类不齿的狗粪堆;夏禹、霍去病、方志敏、焦裕禄、曹克明、刘金国等等,凡廉洁奉公者,哪一个不是座座青山,高耸人间,为世人仰慕。正反对照,美与丑,得与失,泾渭分明。

  后汉杨震为东莱太守时,一天道经昌邑,其县令王密于深夜怀金十斤谒见,震拒纳,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在艰苦战争年代,饥寒交迫之际,面对满树的苹果,我们的解放军指战员没有一个伸手摘吃老百姓一个苹果。其“慎独”之行,“慎微”之品,令人崇敬。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特别把“慎独”列入“最伟大、最高尚”的“美德”中,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做到有人在与无人在、有人知道与无人知道、有人管与无人管、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个样。

  自省,就是要自查自问,开展自我批评,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无情地解剖自己”。在政治上,查问自己是否真正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正确领会、忠实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始至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在思想上,查问自己是否牢固树立“法纪红线不可逾越、法纪底线不可触碰”的理念,克己奉公,清正廉明,光明磊落,言行一致;在工作上,查问自己是否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勤恳恳,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取信于民;在生活上,查问自己是艰苦朴素,与民同乐,还是贪财迷色,挥霍铺张,是闻过则喜,知错便改,还是闻过则怒,讳疾忌医。坚持自省,就可以强化政治上、道德上的自律,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

  自 警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多么铿锵有声的自警、自励的睿言。

  自警,首先要从腐败现象的严峻和危害看自警的必要性。报上披露,腐败现象,上至省部级及以上高官,下至无级村官,“大老虎”、“老虎”、“苍蝇”并存。一个村官,收受好处费千万元,挪用资金上亿元;一名管自来水的副处级干部,恶藏现金1.2亿元,黄金33公斤,房产手续68套……真是“苍蝇的体格、老虎的胃口”;至于徐才厚、周永康之类的“大老虎”,贪欲之大,为害之烈,更是难以估量。从一人一户贪腐,到“塌方式腐败”,悚目惊心,岂可容忍?如果听任其滋生蔓延,不用多少时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和人民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伟业,何谈实现中国梦、世界梦?腐败的要害,不在于级别的高低,部门的区别,而在于权力的异化。一旦主观上动了贪念,客观上缺了监管,贪腐就会像野草一般疯长起来,做为纪检监察机关的干部,对此难道不高度自警!

  其次,借鉴包拯言行,探求自警办法。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的包拯,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秉公办事,铁面无私,自古至今,是纪检监察人员一面光彩鉴人的镜子。他不仅身体力行,做出榜样,还立下警言,刻于石,立于堂,警示子子孙孙。其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他签字之后,又要其子包珙将上述之言刻上石碑,“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包公这种言传身教的做法,对我们教益匪浅: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思想深处自我“立法”,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凡违纪犯法之事,自觉抵制,坚决不干。不仅本人,还要教育亲属,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决不搞特权。执行公务,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渎职,不凭感情办事,更不得明知故犯,以身试法,如有违犯者,从重从严处之,逐步解决“不敢违”的问题。道德规范、政纪法规,公布于众,昭示于民,建立和完善监督网络,形成制度,逐步解决“不能违”的问题。还要擅于以别人的教训警诫自己,不要重蹈其覆辙。

  自警,既要强调自身道德建设的治本地位,又要肯定法治建设、组织内部和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好似治理一条河道,法治建设是是筑好河堤,羁住洪水不泛滥;道德建设是疏通河道,让洪水沿着河床奔腾而下。既防范于前,又惩戒于后。

  自 励

  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何时,处境怎样,若能刻苦自励,奋发向上,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必有崇高的信念、伟大的理想在激励着他。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因为他胸怀复国伟大抱负;孔繁森不顾艰辛,两次赴藏,是因为他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善至美的境界。邓小平同志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共同的崇高理想。有了它,在胜利时不骄不躁,碰到挫折困难时不悲观失望,永葆高昂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

  曹克明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楷模,是反腐倡廉的旗帜,是纪检监察队伍中的榜样。学习他,勉励自己,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下都自觉地做党的忠诚卫士,理直气壮地同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严肃执法,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努力做到象陈云同志所说的那样:“应当是有坚强的党性,有一股正气的人;应当是能够坚持原则,敢于同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做坚决斗争的人;而不应当是在原则问题上‘和稀泥’,做和事佬,当好人的人”。

  坐顺风船时要自励,处于困难逆境时更要自励,把困难、挫折视为砥砺自己的硎石,磨砺自己成长的机遇,不低头,不退缩。屈原遭贬斥被放逐而赋下千古绝唱《离骚》,韩信受胯下之辱而统帅百万大军,曹雪芹举家食粥而铸就世界名著《红楼梦》,罗碧升遭诬告受委屈更显英雄本色。他们都象烈火中的钢铁,锤击下的燧石,冰山上的雪莲,风雪中的红梅,经一番磨练,更放一番光彩。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四者,自重居第一位,是关键。凡自重者必能严以律己,敢于自省,自觉扬鞭,奋发图强。假若一个人身上有两部机器,一部名为“动力机”,一部名曰“自控机”,那么自重和自励属于“动力机”,推动和激励着自己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迸;自省、自警是“自控机”,约束、检查、提防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保证自己前进在人生道路上不越轨。所以这四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们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修养的基本方式和要求。为保持纪检监察队伍政治上的坚定和道德上的纯洁,为着我们党的健康的肌体,为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大业,站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应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在依法治国的当今,岂止纪检监察队伍中的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难道公检法战线的干部不要,党政军和企事业干部不要?回答的是务必不可缺少,都要以此警醒、鞭策、激励。党章明文规定,党的干部都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邵阳市大祥区党史联络组 黄百魁)

 

湖南党史陈列馆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0018947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3号 电话:0731— 88349808
公安部联网备案号-43012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