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洣泉书院)

 文章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0-28 11:19:26

  炎陵县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洣泉书院)位于株洲市炎陵县霞阳镇新市街02-4号。

  洣泉书院始建于宋代,原名烈山书院,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增修斋舍,因县境内有耕熟岭,山下出泉,清纯不染,涓涓不息,是为氵米水之源,学者诚如泉水,则百川归海,无所不包,故改名为洣泉书院。书院呈三进两厢式建筑形式。

  1928年3月28日,为接应湘南起义部队,毛泽东、张子清带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离开中村,经桂东、汝城于4月中旬到达资兴的浓(龙)溪洞,与萧克率领的宜章农军独立营会合。随后,一路北上,沿途为湘南起义部队扫清障碍,于4月21日抵达酃县县城。团部设在氵米泉书院,毛泽东住在后厅右侧的房子里。到达县城的当天下午,尾追朱德部队的敌军张敬兮一个团和罗定清乡团、罗绍志挨户团由茶陵方向开往酃县城。为掩护朱德部队安全转移,毛泽东和张子清在县城西郊接龙桥两面山头上部署了战斗。第二天中午,敌人进攻县城,张子清和伍中豪率1团1、3营在城西的湘山寺、八角亭、天河仙一带阻击敌人。敌人发起10多次进攻,都被打退。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持续到下午四五点钟,敌人被打退,向茶陵方向逃窜。战斗结束后,当晚,部队转移到坂溪,第二天早晨赶到十都,再回到宁冈茅坪。接龙桥战斗胜利完成了掩护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向井冈山转移的任务。

  1970年,在书院左侧兴建了“毛泽东在酃县革命活动陈列馆”,陈列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工农红军在炎陵县的革命活动和革命斗争史。1977年9月15日,郭沫若亲自题写陈列馆馆名。现更名为“炎陵县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

  炎陵县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氵米泉书院)于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南党史陈列馆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0018947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3号 电话:0731— 88349808
公安部联网备案号-43012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