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考
文章来源:李光盛 作者: 时间:2014-10-21 13:32:58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州的第一推动力。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必须以抓工业的思路谋划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靠龙头企业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工程化开发,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系列化加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紧密联系起来,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和配置,既为农业科研提供了广阔空间,又为农业大规模应用科技提供可能,从而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形成农民增收比较稳固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逐步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农业产业化是我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能使我州农业发展有质的变化,而且在我州经济整体发展过程中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农业产业化是我州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劲推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工业与农业、工人与农民、城镇与乡村有机地通过产业链条联结起来,不仅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企业化,而且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农民向工人的身份转变,促进小城镇发展和吸引乡村农民向小城镇转移,从而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第二、农业产业化是我州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体现。我州不仅矿产资源丰富,山区农业特色产品资源也丰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充分利用我州农产品资源优势,特别是我州工业化起步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更能实现我州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第三、农业产业化是我州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佳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效益。以农产品为原料、以新型工业化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有助于促进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实现资源的节约、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四、农业产业化是我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我州旅游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通过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拓展农业新功能,使游人品尝我州特色农产品,既丰富了我州旅游的内容,又可以进行免费宣传,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实现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二、正确把握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我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雏形初成。一是产业基地规模初具。在大力推广优质稻的基础上,突出发展四大特色产业,优质稻基地达到100多万亩,两薯基地达60万亩,以椪柑、猕猴桃、橙柚为主的水果基地达110多万亩,烤烟基地达到20万亩以上,商品蔬菜基地达到46万多亩,茶叶基地达到6万多亩,中药材基地达到20万亩,年养殖生猪300多万头、山羊180多万只、湘西黄牛70多万头、家禽1360多万羽,水产品产量达2万吨。二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初现。我州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73家,其中国家、省、州三级龙头企业32家,还有18家正在申报待批。2006年,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19.24亿元,增长24%。以老爹、喜阳为代表的水果加工,以湘泉制药为代表的中药材加工,以鹤盛原烟为代表的烟叶加工,以万发、金山实业为代表的薯业加工,以洪源和兴为代表的粮食加工,以土司王为代表的花椒加工,以金凤凰为代表的水产加工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基地发展的作用逐步凸现。老爹公司已形成年产100吨果王素、10000吨果汁饮料、100吨休闲食品、10吨猕猴桃祛斑油的生产规模,公司自办基地1万亩、联系订单基地8万亩,在老爹公司的带动下,全州猕猴桃种植面积由1998年的0.9万亩扩大到2006年的10万多亩,20万山区农民靠猕猴桃脱贫致富。三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魅力初展。我州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04个,其中注册210个,会员农户达5.2万户,联结基地32万亩。龙山比耳脐橙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组织起来的农民尝到联合的甜头,几年来,通过招标拍卖自己的脐橙等水果,稳定提升了价格,每年仅价格一项帮助农民增收50多万元。四是产业链条利益连接机制初建。我州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之间通过订单、最低保护价、自办基地示范、免费供种等形式,建立起了比较稳健的利益连接机制。
(二)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是产业基地与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产业基地发展不均衡,柑桔近80万亩,秦简茶、花椒只有2-3万亩;龙头企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分布不合理,若大的柑桔和蔬菜产业没有一家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而中药材、畜牧业等产业却集起多家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与龙头企业发展不匹配,相当部分龙头企业没有足够的原材料,生产不足,如万发薯业一年生产时间只有3个月,秦简茶业也只有4个月,金凤凰公司也因只有5000吨产量的叉尾鮰原料,只能满足第一期加工车间三分之一的加工量。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由于市场利益的趋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对农产品价格的取向不一致,如2006年青蒿就存在价格过低的问题,农民受到伤害,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不少问题,相当数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与农业产生化经营的要求相差甚远。四是农民素质与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差距大。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掌握应用适用技术比较困难,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素质更低,粗放经营仍然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农产品品质低、单产低,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比较效益不突出。
三、认真研究我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建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保障。推进农业产化经营是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农业综合部门的精神,提升州农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规格,制订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协调处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相关事项、制订扶持政策,统筹谋划我州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计。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套方案”和“全程、实用、高效”的要求,设立各产业服务机构,负责落实国家、省、州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政策,搞好服务。
(二)科学规划,形成稳健的农业产业链条。一是统筹谋划。进一步完善我州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意见,制定操作规程,细化各项措施,使政策规范化、明朗化,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明确发展方向。围绕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水果、烤烟、商品蔬菜、茶叶、薯业、花椒、中药材、水产品、肉类产品、优质稻等十项产业链条。三是科学布局。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从土质、海拔、气温、水源和比较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立足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布局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政策、资源的引导作用,统筹规划龙头企业发展,鼓励投资或引资兴办龙头企业,切忌再犯过去到处开花的大而全、小而全老毛病,细化分工,合理布局。
(三)大力扶持,促进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快速发展。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行贴息扶持,州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贴息资金,对龙头企业贷款实行贴息优惠。实行奖励措施,州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对龙头企业开发高科技新产品、创著名驰名商标和对财政增收作出重大贡献的进行奖励。实行补贴,州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对龙头企业无偿向农户提供种苗进行补贴。根据交售给龙头企业的商品数量对农民开发特色产业实行价格补贴。二是加快土地流转。设立土地托管中心,对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抛荒土地和出租土地进行集中托管,统一租赁承包给规模基地和经营大户,促进土地向规模基地和开发大户集中,促使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三是制订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加强对产业开发的生产技术指导,制订产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文本,对农民进行培训,促进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龙头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产品。四是实施“种苗工程”。不断更新和改良品种,促进种养良种优质化,建立良种园,从源头上控制产业品质。五是加强技术服务。促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通过农、科、教三位一体等途径,对广大农民定期开展科技培训,使农民能掌握和运用先进科技,真正使先进科技进入千家万户。
(三)优化环境,为龙头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一是简化办事程序。对投资或引资兴办龙头企业实行集中办理,一站式审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二是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观念,制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办法,依法严厉打击和惩处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纪违规和违法行为。三是鼓励引进强势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制订优惠政策,坚持平等对待,资源共享的原则,鼓励外地投资者开发我州特色优势农业资源,实现投资者发大财、我州农业大发展的共赢局面。
(四)开拓市场,构建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一是构建农产品销售网络。采取积极措施,制订优惠政策,积极发展上连大型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的现代农产品营销企业,把我州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推向市场。二是建设我州农产品批发市场。根据我州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分布,合理布局特色优势农产品集散地市场,集中建设2-3个规模较大、影响面广的批发市场。三是搭建信息平台。创办我州特色优势农产品信息网站,发布我州特色优势农产品供求信息,引导生产和销售。四是拓展农业发展新功能。充分利用我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把农业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兴办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特色农产品(含加工)品尝演示超市、农事活动农家乐园等新型农业经营业态。五是规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每年召开1次以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会议,每年举办2期以上农村经纪人培训班,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水平。六是扩大我州特色优势农产品影响。加强宣传攻势,打好节会牌,争取国家和省里支持,每两年举办一次特色优势产品农博会,每年举办一次大宗农产品推介品评节会。
(作者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办主任)